2013年11月,赵良华同志从部队转业到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根据自治区组织部有关扶贫工作安排,赵良华同志被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荐选派到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 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驻田阳县巴别乡大录村任第一书记;2016年3月至今驻田阳县洞靖镇扁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真情关怀的爱心投入扶贫工作中,立足实际真帮扶,紧盯项目促发展,实效突出,广受好评。2014年被百色市委、市政府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广西人民网评为“笑脸书记”,2016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2014—2015扶贫“优秀扶贫队员”和被自治区直属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相关扶贫先进事迹多次被新华社、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百色市电视台、田阳县电视台跟踪报道。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赵良华
在他的带领下,大录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大石山区贫困村变成了产业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幸福村。扁村也正初具规划,干劲满满,奋进在脱贫摘帽的征途上。
深入调研谋思路
作为一名在部队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军转干部,没有干过农村基层工作,对基层工作知之甚少,怎样才能做好帮扶工作?怎样才能让村民脱贫,更快走上致富路?了找到开展扶贫工作的思路,还未到村里报到,赵良华就到区内外实地考察多个扶贫项目,翻阅了大量资料,从大面积蔬菜种植、林果种植、种桑养蚕到乌龟、野猪、黑山羊等特色养殖,把每个有可能在大录村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都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他沉下身子,走遍每一个屯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对大录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结,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大录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找到了适合大录村发展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立足实际创新路
大录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庄稼难有好收成;多为岩溶石山地貌,水资源以降雨和水柜存水为主,没有地表河流,枯水时期,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怎么扶才能让老百姓脱贫?
产业兴,则民富。赵良华咨询林业、环保、畜牧、国土、扶贫办等部门及山羊养殖专家,实地考察巴马、马山、上林、扶绥等养羊场后,认为目前乃至长期,山羊产业在我国依旧是朝阳产业,需求量很大,养羊大有可为。大录村虽然到处是石山,但山上草木茂盛,且不少地方石山三面环抱,中间一大片空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养羊,村里就有农户通过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养羊,每年的收益相当可观。由此,赵良华确定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来开展养羊产业扶贫。
说干就干,赵良华奔走四方,拉动企业到大录村投资800万建设种养场、投资1250万建设肉羊场,解决了养殖农户羊种引进以及养殖、防疫、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到自治区财政厅争取38万专项资金,建设大水池,解决规模养殖山羊出现的饮水难问题。贫困农户即使不养羊,也可以通过种植牧草与养殖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大录村农户利用自家土地为羊场种植200亩牧草,年收入翻番。
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村里经验丰富的山羊养殖户牵头成立山羊养殖合作社,向后盾单位争取到20万元注入合作社作为贫困户发展资金,鼓励贫困户以牧草换羊的方式从羊场赊养,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并在回购后方扣除成本。此外,积极性高、信用度良好的农户还可从合作社“借”羊,年底再还给合作社一定数量的山羊,走出了以羊还羊、互助发展的扶贫模式。目前,合作社有20户养羊总数1200只,村民通过富民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在大录村养羊产业从构想到实施的过程中,赵良华不言苦不言累,无怨无悔,用军人特有的坚毅精神带领大录村的实施脱贫目标。
社会企业到田阳县洞靖镇扁村村扶贫公益活动
脱贫致富希望路
赵良华还积极联系地方企业开展爱心捐献活动。联系广西桂诚农业集团公司到大录村捐献60吨有机肥和50吨水泥;联系中国合众人寿保险广西分公司到田阳县巴别乡开展“手拉手田阳爱心之旅”扶贫助学大型公益活动。同时邀请广西各界爱心企业人士和南宁市小学生家长,参加并进行现场募捐,对巴别乡50贫困生进行一对一资助。组织南宁市爱心人士捐赠学生课桌椅45套,篮球架1套,总捐赠达到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巴别乡小学教学条件。
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是赵良华着力夯实的重要任务。大录村村道坑坑洼洼,严重阻碍村民的生产生活。赵良华积极找自治区扶贫办争取建设资金,资金问题解决了,修路涉及到农户的自留地又成了难题。于是,面对新的问题,他二话不说,深入农户家中,一户户做思想工作。如今,投入三百多万元的两条9.9公里村产业路已建成通车。村民无不感叹到“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里能这么快通路,赵书记是我们的福将……”至2015年底,完成大录村1600米排水、排污系统的维修建设,新种绿化风景树300株,建设沼气池50座,新建地头水柜2座800立方,维修地头水柜1000立方,较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砥砺前行上新路
2015年底,赵良华在大录村任职届满,村民强烈要求留任这位扶真贫、做实事的“第一书记”,联合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用按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村民们朴素的愿望。鲜红的手印,感动了赵良华,也感动了组织。于是,赵良华在2016年3月开始了第二个扶贫“第一书记”任期,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没有留在大录村,而是到条件更加艰苦的田阳县洞靖镇扁村。
任职扁村第一书记以来,赵良华同志瞄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积极协调后盾单位及社会企业公司争取项目资金。为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他带领村民大力扶持芒果发展种植,2016年引导150贫困户参与并带动就业。重点扶持晚老、足壮、百牙、龙妹4个有条件的自然屯种植发展蔬菜种植,打造有机蔬菜基地,计划到2017带动100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类型、规模等,在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助。
此外,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企业扶贫资金作用,经他积极协调,中国—东盟财富论坛秘书处、广西光彩事业促进会、广西上水财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桂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情系革命老区 百企梦缘田阳扶贫公益活动”于2016年3月16日在田阳县洞靖镇扁村举行,活动捐赠农资有机肥料60吨,慰问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各项物资总价值10万多元。同时,赵良华正在积极协调争取由广西上水财富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筹备组建一个(扶贫产业)众筹基金会,以自有资金或以合法的社会众筹方式募集资金,为扁村建设扶贫产业基地、合作社资金注入等方面的扶贫项目注入新的能源。
赵良华说:“不管在哪里,都是为了扶贫工作,为了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会努力做好的。”这句朴实的心语,带给贫困村民希望和力量。他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扶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力量。(来源:2017-10-23 15:28新浪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