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考验,如何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目标的实现,确实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智慧、能力和担当。诚然,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脱贫攻坚本身就是场持久战,疫情影响、因病致贫、后劲不足、拆回帮扶、收回政策等都可能导致脱贫后又返贫。
要把增强扶贫产业韧性作为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选项目,优先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切忌搞“一哄而上”,解一时之困,使扶贫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热热闹闹”却“昙花一现”。要在产业多元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不断延伸扶贫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培育市场消费群体,促进产业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增强扶贫产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要着力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尽快提升扶贫主体自身的发展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大产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产业质量和科技含量。
要落实好贫困人口的政策兜底保障作用,要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苗头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返贫问题,建立与返贫类型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
要带着感情扶贫,从最困难的群体、最突出的问题、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全面解决好同困难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真正把困难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善于发现造成返贫的苗头性问题,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过硬的作风迎难而上,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来源:搜狐网)